返回

他从硝烟处走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449章 暴利的医疗行业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检查一下”等在外面的张天亮不由分说的拽着刘东出了门。

    “姐夫,我姐不得在家照看孩子么?”刘东诧异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白天雇了个保姆,只要按时回家喂奶就行”,张天亮边说边发动了吉普车。

    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窗外飘来的玉兰香在走廊里弥漫,袁晓琪正等在门口,看见他俩来了才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“真没事,姐。”刘东被按在检查床上,看着袁晓琪正和医生说着话,陆军总院一直有他的档案和病历,倒也省了麻烦。

    脱下衣服,他的伤口暴露在白炽灯下,红肿的鞭痕与狰狞的烫伤交错,连见惯伤情的医生都倒抽冷气。

    这主要是刘东身上重重叠叠的伤痕太多了,可见经历过的事情有多凶险,是真正的行走在刀尖上的人。

    “姐,我真没事,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闭嘴!”袁晓琪猛地转身,凶巴巴地说道,“你总说没事,都感染了知不知道?”她举起镊子的手还在发抖,“这次让张医生给你做全身检查,拍X光片、查血常规,还有你胸口的烫伤,要是留疤……”

    “留疤多酷,当军功章。”刘东嬉笑着想缓和气氛,却被袁晓琪用棉球堵住嘴。冰凉的碘伏顺着伤口蔓延,刺痛混着姐姐指尖的温度,竟让他想起小时候发烧,妈妈也是这样整夜守在床边,用凉毛巾一遍遍给他擦额头。

    全身检查持续了近两个小时。CT室里,机器运转的嗡鸣中,刘东盯着头顶的指示灯,突然想起金兰湾的月光。那时他被绑在那,面前也是一盏白炽灯,他也是这样盯着天花板上的霉斑,算计着逃生的时机。

    如今躺在安全的医院,伤口的疼痛却比那时更清晰——或许是因为,他终于能安心地卸下防备。

    检查结果显示,除了外伤,他还因长期暴晒和营养不良出现轻微脱水与贫血,其他的倒没什么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会贫血?”袁晓琪有些不明白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噢,去年执行任务时失血过多,可能一直没补回来吧”,刘东想起在北韩的那次战斗,他和洛筱都因失血过多而休克。

    “你在这样下去身体可就垮了”,袁晓琪埋怨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姐,我自己会注意”,刘东默默的点了点头,他也不想这样,可是实在是身不由己。

    “对了,上次你要买房子,我跟你姐夫都给你办好了,七十五平,两室一厅,装修的也非常漂亮,价钱也不贵琪,下午带你去看看”,袁晓琪喋喋不休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先放那吧姐,我晚上就走”。

    “有任务?”袁晓琪诧异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嗯”,刘东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其实他根本没有什么任务,他只想趁着有时间去深城看看,他几十万巨款砸了进去,一年多不闻不问,也不知道马医生和弟弟刘涛折腾啥样了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,这一年多马颖可是忙的不可开交,可谓是摸索着走路。

    1990年的深城,空气中弥漫着钢筋混凝土和希望的味道。马颖站在深城大学附近的门市房前,手里攥着刚刚领到的营业执照,上面烫金的#34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#34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坐过牢,事业和前途皆是没有希望的女人,创业是他唯一的出路,更让她没想到的是,刘东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人竟如此信任她,敢砸下大笔巨款让她奋斗。

    #34马医生,你这间#39公司#39连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啊。”工商所的一个小科长叼着烟,眯眼打量着这间还是毛坯的门市。热浪从四面八方钻进来,把水泥地晒得滚热。

    马颖擦了擦额头的汗,望着这间承载着太多希望的房间兴奋的说道“张科长,明天施工队就进来装潢了,很快的。

    三天后,马疑骑着二手自行车穿梭在深圳新建的医院工地间。后座绑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,里面装着从广州带来的手术器械样品。汗水浸透了她的的确良衬衫,在背上洇出一片深色痕迹。

    刘东留下的桑塔纳就停在马路对面,她根本没有时间去考驾驶证,只能先骑自行车。

    #34同志,我们医院还在打地基呢!#34工地门卫拦住她,#34找采购处去市卫生局。#34

    马颖不慌不忙从包里取出听诊器,#34我是来义诊的,听说工友们常有腰肌劳损。#34她在烈日下为五十多个建筑工人做了基础检查,临走时#34恰好#34留下几张医疗器械宣传单。

    那边如火如荼地装修着,她这边也挥汗如雨的四下奔跑,虽然没有一点效果,但她知道开头往往是最难的。

    九十年代初,华国的医疗事业刚刚迈步,医药代表还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而药品作为特殊的一种商品,有着特殊的重要性。尤其对于刚研制的一些新药来说,刚上市时,医院的医生并不是很了解这种药品的研发背景、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等详细情况。

    而马颖恰恰是一个具备理论和实践知识又拥有营销能力的中间人,那时代理的门坎还很低,有

第 449章 暴利的医疗行业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